田华精雕细刻文添采浅谈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2022/7/14 来源:不详

精雕细刻文添采

——浅谈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文/田华

如果我们把一篇作文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语言就是穿着打扮,情感就是血肉之躯,主旨就是灵魂。

而穿着得体,可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品味、审美和涵养……

好的穿着打扮,好的外在形象,往往给人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感觉。好的作文的“血肉之躯”和“灵魂”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外衣的包装和美化。

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任何千古文词的流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那就必须做到,让你的语言文字有耐读力,有摩擦力,有感染力。一句话-----让你的语言文字,在读者的视线里燃烧生命力。因此可以说,语言是作文的重头戏。

那么,怎样才可以把这个“重头戏”演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先来比较两段文字,体会描写的作用和魅力:

1,她开朗活泼,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2,她是一匹烈性马,横冲直撞,毫无顾忌,常常一阵风地冲散一群女生,假小子般的看着惊慌嗔骂的女生咯咯大笑;她又是一位严正的法官,常常在争执扭打着的同学面前,出其不意的出现。一顿“臭扁”,直训得骄傲的低下头,弱小的破涕展颜……(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在读者眼前!)

其描写魅力可见一斑!

描写就是对所写对象(人、事、物、景)进行生动细腻的刻画。精彩的描写可使作文“星光灿烂”,可“一俊遮百丑”。

1,我的家是一个快乐的三人世界:我,爸爸,妈妈。三人只要一个眼神,快乐便会从我们的心头荡漾。

2,我,爸爸,妈妈是三根带电的导线,碰在一起,就蹦出快乐的火花。

很显然,第二种描写要精彩得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描写技巧:

一,积累词语

下面的例子会让我们体会到精美词语的芳馨:

“那时,院子里的梧桐树开花了,深深浅浅的,浓浓淡淡的一片紫。花的清香肆意地弥漫开来,沁人心脾,醉人肺腑……”(湖北考生)

二,巧用修辞

1,日子如挂历,一张纸飘去,仿佛丝毫不留痕迹。爸妈的生活永远像仲夏的叶子一样平静……(北京考试《喝彩》)

2,我们在雪地上奔跑,跳跃,打滚,很久没有听到的鸟声被惊起,仿佛冬天在歌唱。(南考)

3,轻轻地闭上眼,聆听枝头的鸟语,轻嗅花儿的芬芳,感受阳光的温暖,让心去徜徉……(吉林考生《陶醉》)

4,清晨,老人踏着小鸟的节拍上路;傍晚,老人扛一肩斜阳娱歌而归。(南通考生)

三,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情由心生,触景生情,好的景物描写不但把读者带入佳境,还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表现主题、暗示主题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古诗文中比比皆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杨花落尽子规啼”“烟笼寒水月笼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比如南通一考生写学习之余的偷闲:

“无拘无束地迈出家门,冲破函数与溶液的包围,悠闲地散步。路旁的大树小树长出新绿,在阳光下留下或浓或淡的绿荫,一切都是那样和谐,那么随意……”

而另一考生写失败的沮丧:

“好静好静的小河,好清好清的河水,好暖好暖的阳光,好高好高的白桦。我靠着白桦树,抓起一棵柔嫩的小草,在手中揉捏着……”

一般来说,写景要从形状、色彩、声音、状态等方面进行描摹。当我们需要渲染欢乐的心情时,可挑选一些色彩亮丽的、声音清脆的、状态热烈的景物,以短句为主(《岳阳楼记》里写“春和景明”的景物);反之,要渲染忧郁的心情时,则可以挑选色彩暗淡、声音沉闷、状态凝重的景物,以长句为主。(风霜雨雪、乌云闪电、秋风落叶、愁云残月……)

“枯藤老树昏鸦”“八月秋高风怒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杨花落尽子规啼”“烟笼寒水月笼沙”……

四,抓性格心理写人物

比如:阿累《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

“瘦得叫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头发根根竖着……隶体‘一’字的胡须……”(不但写出了外形,还写出了鲁迅的顽强意志和战士的性格!)

五,合理想象描写心理

比如,把“他看到一丝成功的希望”描写成:

“他听到理想的大门‘吱’的一下开了一条缝。”(一个拟声词“吱”,赏心悦目的听觉便伴着视觉便扑面而来了,语言自然更加的生动鲜活!)

再如南通一考生在《兴趣》一文中写到:

“在炎热的夏,心情烦躁时,我通常会为自己沏上一杯茉莉花茶,在花香轻漾中……浑身一片清凉。带着点淡淡的花香,若有若无,使人感到仿佛处在春天的花香之间,闭上眼,自己仿佛也像茉莉花瓣一样飘洒自如,在空中轻飞曼舞。”(合理想象使语言灵动优美。)

六,变换角度描写

1,对比:

(1)“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

(2)冰心的《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侧面烘托(用得最多)

(1)最有名的的例子“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里对女主人公罗敷的一段侧面描写: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林嗣环《口技》里有三段侧面描写听众反映的句子: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家人由睡到醒场面)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由醒到渐渐入睡的场面)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失火救火的场面)

(3)我国的很多成语中都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百鸟朝凤……

当然,描写的技巧有很多,关键在于熟能生巧。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写、多练、多积累、多用心,功到自然成,厚积而薄发,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终能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最佳境界!

正如朱熹老先生对于读书的评价: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

换而言之就是:

“写作别无法,只管写,便是法。”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