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游记有声明末以来,晋人是
2022/6/19 来源:不详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民国老照片:归绥地区的骆驼商队
归化城
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
大盛魁
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11月24日傍晚,我们抵达了呼和浩特市。刚下车就受到了内蒙古山西商会的热烈欢迎,虽然天气寒冷,但在异地见到老乡,心里还是暖暖的。
▲呼市街头的驼队雕塑。
呼和浩特市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旅游集散中心之一。有战国、秦汉、明的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有见证胡汉和亲的昭君博物院;有黄教寺庙大召。有清朝管辖漠南、漠北等地的将军衙署;有现存世界唯一的蒙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塔;有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清康熙帝六女恪靖公主府;有号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
▲大召(无量寺)
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内蒙古博物院,和蔼可亲的老院长塔拉,详细介绍了呼和浩特在万里茶路上的历史地位,让我们观看了馆内珍藏的当年晋商使用的广告单、在茶叶里放置的商标、账本等。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走访大盛魁、元盛德遗址,文物资料和研究者的讲述,为我们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记忆。大盛魁是最著名的旅蒙商号,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股份制企业,由山西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普通小贩开办,他们最初都是在草原上走包串户的货郎。晋商称雄数百年,离不开勤劳质朴、诚实守信、创新思变的传统,无论是著名的祁县乔家、榆次常家、灵石王家,还是大盛魁,都离不开这样的品质。
▲在内蒙古博物院发现晋商运货的账本。
呼和浩特,是茶路上的一座灯塔,照亮南来北往的茶商。在万里茶路鼎盛时期,呼和浩特曾经聚集了20万峰骆驼,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驼城。四通八达的驼道,使呼和浩特成为八方通衢之地。无论是中原、南方诸地,还是遥远的莫斯科,人们对归化城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这一切充分证明了呼和浩特在万里茶路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万里茶道”上商队使用的
铜印、皮驮箱、铁驼铃等。
山西人的另一种生存
向死而生走口外
谋生立业到归绥
过雁门关,闯杀虎口,从晋北继续北行就到了“口外”。旧时,山西多地连逢大旱,“走口外”便成了一条生路,也是寄托希望的所在。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生死与共,大量山西人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包头等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学手艺、拉骆驼、做买卖……
对老一代呼和浩特人来说,山西从不陌生,更不遥远。走在当地的街上,总能寻找到山西印迹,遇到山西人或者祖籍山西的内蒙人。
这里的人爽朗、热情、厚道,这里的建筑风貌、民俗习惯、口音、饮食等与山西相近,让我们一下子对这座城市熟稔起来。
▲大召释迦八塔,
此八塔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而建造。
历史上的“山西归绥道”
呼和浩特,旧时,又叫归绥城,即归化城与绥远城合并。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城市,以呼和浩特为中心,辐射周边,直达草原贸易,搭起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明的桥梁。曾经,贸易往来的客商们,奠定了呼和浩特国际商都的地位。当地人称这些商人为“旅蒙商人”,旅蒙商人顺延内蒙一路向北,将生意做到了蒙、俄以及延伸至欧洲。
在老呼市人心中,有这样的画面:在归化城,骆驼比人多;在绥远城,马比人多。这是因为,很久以前,晋商商号大部分在归化城,而八旗兵主要在绥远城。
呼市话和太原话很相似,石头剪子布,读“猜齐齐”。小罐,读“钵钵”。小伙子称之为“后生”,形容人虚伪为“假眉三道”。采访团一行来到呼和浩特,走街串巷,正如回到“家乡”一般熟悉。当地文化名人曹建成和樊肃成介绍,呼市老城也就是大家说的归化城,“山西味儿”更重一些,归绥道在清朝时期属山西管辖范围,道台衙门就在归化城,也是人们说的呼和浩特旧城。
此外,还有冀宁道、雁平道、河东道,呼和浩特很多汉语方言也是山西话演变过来的,除了与太原话相近,还有西口语言带过来的晋语系方言、大包片方言和张呼片方言。呼市话细分,宁武话、大同话等晋语都能寻到遗迹,比如谝(音pie),“作甚”,干得不错叫“真油呢”,角落叫“旮旯旯”,有本事叫“日能”。
樊肃成介绍,呼市话汉语方言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蒙语、阿语,还有与“京腔”接近的八旗汉语。樊肃成是老呼市人,当时就住在繁华的老城区,其实他的祖籍是山西原平。樊肃成表示,晋蒙一家亲,既是血缘之亲,又是文明融合之亲。
▲呼市的得胜街,
在我省大同市有一个堡叫“得胜堡”
归绥城里的“街巷文化”
西口文化在内蒙古的影响很深。曹建成说,不仅呼和浩特历史上曾归属山西管辖,还有“走西口”的山西人带来太多的晋文化。一个城市的文明除了流通的方言外,还有那些老街、官巷、民居的命名。
万里茶路上的归化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也被视为晋商崛起的发祥地之一。老呼市人心里,更是将归化城视为“平安之城”,解读为“归化城,归化城,很多灾难归到这里就会化了”。年,呼和浩特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老街、老字号、老文物分不开。
▲元盛德的这处四合院,迄今为止保存完好,
多年来未作任何添建改动,维修也很少,
历经百年沧桑,至今还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
代表了清代归化城居民的建筑特点。
“在呼市,巷,通常读‘hang’,街巷文化成为城市重要的记忆。”樊肃成带领着采访团来到了归化城大召寺西墙往北位置一个路牌旁,只见这个蓝色的路牌上面写着“宁武街”。据说当年这里居住的山西宁武人特别多,便叫为宁武巷,现在又更名为宁武街。此外,还有席力图召东南方向的定襄巷、通顺南街的寿阳巷,萨拉齐有大同巷、忻州巷。而位于呼和浩特周边的代州坟、榆次营子、祁县营子、五台营子、崞县营子等,也是以山西地市区县名城所命名。
呼和浩特街道还有与近邻大同市城区街道完全同名的命名,比如大东街、大西街、大北街、大南街、太平街、大什字、四眼井巷、城隍庙街等街道,街道同名,这些也是地缘近亲。随着归绥城贸易兴盛,许多老街巷名字还会以老字号而来,比如日盛茂街、聚隆昌街等。
老街老巷,还有那些“讨生计”“学手艺”“吆喝叫卖”的山西人身影,长治县剃头匠、定襄县和大同的铁匠、原平杠房匠和水果商贩、平遥粮油商贩、祁县豆腐郎、五台县泥瓦匠等,来自大同的“崔铁炉”更成为呼和浩特老字号代表之一。
如今,呼和浩特早已不是归化城、绥远城之划分,旧城、新城记忆停留在了老一代人们心里,许多新的建筑、新街道、新牌坊,都盖去了“老痕迹”,但那些老街道、老街坊却成为了城市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舌尖上的“晋蒙文化”
呼和浩特,还称“青城”,蒙古语解读为“青色的城市”,四处都是青砖石、天空蓝。后来,当地百姓也会理解为一座“青砖茶之城”。
呼和浩特不生产茶,但是家家户户都饮茶。呼和浩特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茶为青砖茶,以羊楼洞、赵李桥青砖茶最常见,以晋商万里茶路上开拓的“川”字牌茶最为盛,内蒙古奶茶就是以青砖茶为基底,进行熬制。
此外,大部分居民喜爱喝小叶搬砖茶,坊间还传:“小叶搬砖,喝得心宽。”其实,山西很多地区也是以茉莉花茶饮为主,介休、宁武、应县、运城等地都有茉莉花茶饮习惯。现在,呼和浩特人开始从青砖茶逐步到喝红茶,居民家里除奶茶之外,也以现泡红茶为主要待客方式。
一壶奶茶,再配上几笼屉烧麦,开启一天惬意的呼和浩特生活。旧时,烧麦也习惯用“稍美”二字,当地人还称吃烧麦称为“喝茶”“喝稍美”。
曹建成和樊肃成介绍,归化旧城呼市人们心里的味道与醋息息相关,那种醋味儿也是晋味道。吃烧麦、吃莜面配醋料……在玉泉区,当年还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名为晋阳楼巷,就是山西菜馆命名而来;还有祁县人开的呼和浩特老字号“麦香村”饭庄,过油肉、铜锅仔、莜面墩墩、晋中剔鱼子、拿糕、红面擦擦、大同浑源凉粉、焖面……晋商巨贾从外归来或出发前,总会到这样的山西菜馆,来一桌热腾腾的家乡菜。
很多晋菜随着走西口,落户在归化城,成为呼和浩特城市烙印。如今,过油肉仍为老呼市人最爱的传统炒菜之一,西口味道逐步改良,结合当地水土,成为新味觉记忆。
大盛魁账房先生题名的“召院匾额”
说到呼和浩特,必须提及召庙,“召”在藏语里有寺庙之意。“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免名召”,有学者将“免名召”称为“绵绵召”,与大同当地盛传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相呼应。
“大召”和“小召”(已毁)、席力图召、五塔寺等召庙构成了奇特召庙景观。呼和浩特也因召庙多,一度被称为“召城”。如今,召庙所剩不多,但幸存者也是代表性建筑,成为万里茶路呼和浩特段A类申遗点。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
大盛魁是内蒙古最著名的旅蒙商号。
该商号由清代山西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普通小贩开办,
最初他们都是在草原上走包串户的货郎。
召庙与晋商渊源至深。当时,盛行一极的晋商们驻扎于此,开着商行、商铺、票号,并乐善好施,为附近召庙集资募捐。呼和浩特召庙盛传的名匾,都与榆次人王用桢相关。
王用桢是名誉天下晋商老字号“大盛魁”的账房先生,也是一名书法家。席力图召菩提过殿门上写着“阴山古刹”的匾额,大召寺“九边第一泉”匾额均出自他手,“九边第一泉”匾额也是当时多家商户“饮水思源”,感恩玉泉井所集资敬献。
▲大盛魁商号里收藏的各种老物件。
从商道义之一乃感恩,关于“九边第一泉”还有一种说法,当时王用桢用木棍裹着棉花球,蘸着墨汁所提。九边,则指当时榆林、宁夏、甘肃、宣化等九个重镇,不幸的是,当时亲笔书写的匾额早已被拆,现存均为后人复刻仿制留存。
▲漠南第一府“将军衙署”,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
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
文|山西晚报记者孙佳森
图|山西晚报记者马立明寇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