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文化二锅头茶叶棍儿高末儿的故事

2023/12/18 来源:不详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902.html
北京名酒二锅头我国是烧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酿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此前,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酒出自距今年的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可是,据报载,(年)中美考古学家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古人在年前就已经能酿造出美酒了将中国酿酒史往前推了近年。学者们在河南舞阳县,距今约年至年的贾湖新古器文化遗址发现了盛放酒的陶器,里面有酒类沉淀残留物。在对此进行的化学分析中,显示出、。这些残留物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化学成分与现代稻米、米酒、蜂蜡、水果等的化学成分相同。由此,专家们推断出了这些陶器盛放过美酒。这次发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自从有了酒,人类就有了一种常饮不衰的饮料多少年来,酒文化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乐,无酒不消愁,无酒不抒怀。累了、闲了、苦了、乐了、忧了、烦了冷了、热了…都要喝几杯,酒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我国历代的文人雅士更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写出了大量关于酒的诗词文章,其中不乏传世之作。例如汉代曹操的《短歌行》,其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酒仙之称,写酒的名篇尤其多。像气势磅礴、豪情满怀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一生漂泊,与明月和美酒为伴。他的《月下独酌》亦是不朽名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等名句几乎成了所有好酒人的座右铭。与李白同是唐代诗人的王维吟出了送别朋友的千古绝唱:“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也爱酒,在“欢饮达旦,大醉”状态下,亦能写出不朽之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上举的这几个例子都是古代文人喜好饮酒并将其写进了诗词里,把传统的酒文化融进了诗情画意这样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之中。我国酿酒的历史悠久,各地的烧酒作坊(也称为“烧锅”)也兴旺发达。像最早的四大名酒之一的山西杏花村的汾酒,距今已有多年了。而北京的“大众名酒”二锅头是由我国北方的烧酒,即性烈、味辣、度数高、劲儿大,俗称“烧刀子”的烈酒发展而成的。清代人吴延祁在《刘伶孤冢》中曾写道:“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所以,二锅头少说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烧刀子”之所以在北京变成了二锅头,是因为当年京城的烧酒作坊(烧锅)讲究质量,逐步完善了烧酒工艺。用甑桶蒸酒时,甑桶的上方搁着一个锡锅,在酿制酒的过程中,第一次往锅内注入凉水时,冷却的酒气流出的酒叫“酒头”。第三次放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叫“酒尾”而第二次冷却流出的酒最好,最醇,最香甜,这种酒就叫“二锅头”。这在我国酿造酒的历史上也是一次突破。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年1月北京解放后,有关部门决定在北京东郊建立北京酿酒厂,并收编了旧京时的十几个烧酒作坊(烧锅)其中较有名的有“永和成”“景泉茂”“同泉涌”等。从此开始批量酿造二锅头酒,其商标定名为“红星”牌。如今,50多年过去了,红星二锅头无论是度数、包装等,都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早已成了北京的名牌儿,更是京味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京的中外游客都以登长城、吃全聚德烤鸭、喝红星二锅头为赏心乐事。从前常喝茶叶棍儿从前京城的寻常百姓除了喝高末几外,还经常喝茶叶棍儿。它的售价比高末儿更便宜,几毛钱就可以买一斤。所谓茶叶棍儿,就是茶树的一种很细的枝条,也称茶叶梗儿。喝茶叶的时候,有时有一两根儿一厘米左右长的茶叶棍儿混在茶叶中,不注意看不见。但在茶壶中沏好倒入茶碗后,发现茶叶棍儿在茶水中立着不倒。大人们就说了,有茶叶棍儿在茶水中立着,三天之内家中必有客人来访。我小时候,一开始深信不疑。因为有两次晚饭后,父亲喝的茶水中就有茶叶棍儿立在水中,像鱼漂儿一样不倒。我觉得特好玩儿,拿着茶碗看个没完,茶水都凉了,父亲只好又倒在了壶里。第二天,我在北京学徒的叔伯哥哥真的来我家了。如此,先后有两次都是这样。但是后来的几次就不灵验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巧合。别看茶叶里有一根儿茶叶棍儿沏上水后它立着,你要是抓上半把茶叶棍儿放到壶里沏入开水,因为棍儿多,它就不立着了。20世纪50年代的京城,各个茶叶铺中差不多都卖茶叶棍几。它与高末几一样,买主儿几乎都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穷苦劳动人民。那时父亲除了爱喝高末几外,偶尔也买茶叶棍儿喝。高末儿沏上后,头两碗味儿也浓、色几也重。再喝几碗,色儿也浅了味儿也淡了,忒不经喝。而茶叶棍儿正相反,刚沏上色儿浅,没什么味道。可是续几道水,多泡上一会儿,色儿比刚沏上时要重一些,味儿也泡出来了,只是较苦涩,而茶香味几几乎没有,比高末儿差多了。怪不得茶叶棍儿这么便宜,有钱人是从不问津的。就爱这高末儿我从小儿在京城长大,记得当时有一句俗话叫“南城茶叶北城水”。有不少老字号儿的茶叶铺都在南城,像“庆林春”“张一元”“森泰”等。我家住的那条胡同儿就离有名的“福德厚”茶庄不远,其匾额是近代著名书法家华世奎题写的。因离我家近,所以我从六七岁时就经常到那儿去给父亲买茶叶。父亲最爱一种价钱便宜的高末儿,那是高档的茉莉花茶筛下来的碎末儿,现在叫茉莉高碎,也有叫茶心儿的。每当我拿着那包得带棱儿见角儿的精巧茶包儿颠儿颠儿地跑回家的时候,父亲早已用铁氽子坐开了水,在一个粗糙的被称为“洋灰瓷”的茶壶里把高末几沏上。这时我就在一旁等着。茶闷好了我也倒一小碗儿陪父亲喝。那飘散着茉莉花香的茶水我觉得特好喝,父亲则沉吟不语,眯缝着眼睛端着茶碗慢呷细品。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品茗的氛围,而我住的是大杂院儿、破平房,使用的是旧家具。不过,在一天紧张的工作之后,在纸卷窗下的茶几儿上沏一壶高末儿,往破沙发里一坐,执杯慢饮,觉得这喝了多年的高末几依然馥郁爽口。虽然谈不上什么情调和韵致却也有几分轻松、几分愉悦,顿忘尘寰的纷嚣,消除了身心的疲惫,是非常惬意的享受。茶叶虽次,可我就爱喝这高末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