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法从元明才开始
2023/2/21 来源:不详儿童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3218.html
泡茶法从元明才开始?中国茶——元明
泡茶本是一件简单之事,简单得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智慧的中国人借茶来表现礼节,节气,意境,美学和思想。
茶道,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虽然中国的茶道也讲究诸多形式,但古代的茶家们却又多重精神而轻形式,借形式而觅精神,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所以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余年,但在《新华词典》《辞海》等书中依然难寻踪迹。
小杏将用11篇文章来简单讨论中国的国粹——茶文化。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1.中国茶——茶文化与茶道简述
2.喝茶如喝胡辣汤?中国茶——大唐及以前
3.茶也可以拉花?中国茶——大宋
4.泡茶法从元明才开始?中国茶——元明
5.到底是极盛还是衰落?中国茶——大清
6.茶有哪些分类?中国茶——六类与四季
7.茶有什么分类?中国茶——散茶与团茶
8.繁复的茶具。中国茶——从材质分茶具
9.繁复的茶具。中国茶——茶具有哪些
9.表演一手?中国茶——茶艺
10.礼数要足。中国茶——茶礼
11.廉美和敬。中国茶——茶德
肆
泡茶法从元明才开始?中国茶——元明
01
过渡于元
元代可说是宋到明的过渡时期。元代茶风不是很浓,基本沿袭宋代的旧俗。但茶叶的加工方法已有变化,茶文化的发展也大转向。
元代统治中国九十八年,结束了中国从唐末以以来的混乱局面,奠定中国“北政治南经济”,“游牧-农耕胡汉交融”的大局面。废尚书省和门下省,废科举,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改善交通,保护贸易,减少税负和地租,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依旧繁荣。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给底层百姓分享,减轻了下层苦难大众的生活压力。文化方面,也诞生了元曲以及成熟的戏剧。社会越来越世俗化。而在饮食方面,境内各民族独特的饮食风俗在元朝逐渐交融,绝对是饮食界的一场大革命。对于这些做法的是非不在这里评论,对于元朝为何又由盛转衰,也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对于统治者们来说,他们喜欢食肉、吃奶制品,喝酒。所以他们不是像宋的统治者那么地喜欢喝茶。当然对于饭后喝茶助消化这件事,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而且他们也喜欢茶的味道。他们吃茶的方式呢,有点返魏晋,喜欢加上几种佐料。他们还自创了酥油茶,就是在浓茶中加上酥油。现在在藏族酥油茶很常见。后来酥油茶流入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地区,市场反响还不错。
元代茶的生产基本上是沿袭宋制,但对茶叶加工方法有所改革,茶叶由紧压团茶改为条形散茶。散茶工艺是唐代就有的工艺,但是还是偶像练习生阶段,在文章里讲过,南宋中后期散茶就C位出道了,而在元朝散茶就是走向辉煌,算是成为国民偶像级别了吧。高端的散茶更多地走向达官贵人们,低端的散茶也更多地走入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中了。而这个时候,团茶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基本上只有皇室在使用了。
刚才讲过,元朝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给底层百姓分享,减轻了下层苦难大众的生活压力,于是这就造就了更多的宋人口中的“普通百姓”。于是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敢说:“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
在宋朝,茶叶加工技术到了登峰造极之后,创造出加入香料等东西来制茶的方法。而到了元朝时候,就形成了一套专业的花茶加工体系,加香料的方法也就慢慢退出历史的主舞台了。茉莉花茶,桂花花茶等,都是这个时候诞生的。还有一种在元朝非常有名的花茶叫芍药茶。对了,桂花有个高级名字叫木樨。
在元代,人们终于开始直接把烘干的茶叶煮着喝了。于是慢慢地就出现了泡茶的方法——开水直接冲泡茶叶,现在人们不就是这样的嘛。喝茶的方法跟茶具的变革是同步的。所以,茶壶也是这个时候才诞生的!当然,煎茶法和点茶法还没有落幕,依旧是主流。至于那种很感受到茶清香味的煮茶法,这个时候基本没有市场了。
来,小杏问问,有多少在看这个系列之前知道元之前是没有茶壶和泡茶法的?顺便复习一下,在此之前是煮茶法,煎茶法和点茶法。煮茶法相当于把茶当做蔬菜在用,煎茶法是用锅煮茶还加盐。点茶法类似于日本抹茶道。哦不,因果说反了。日本抹茶道的父母是点茶法和团茶制作工艺。当然,有人说点茶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元朝开放西北方茶市,于是饮茶风气也逐渐遍及边疆少数民族,然后推广到四大汗国领域,北达俄国,西抵波斯帝国与地中海的国家。以前也有茶随着商贸通道传出,但是那点茶仅够在最上层享用,哪能形成风气呢。
当然,游牧民族粗旷豪放的性格,对于繁琐的茶道不感兴趣,故统治者对茶文化的精神层面追求较少,也无产生茶学专书。
对于不热衷仕途或无缘为官宦的文人雅士来说,茶不仅带给人们生理上的享受,更是融入精神文化生活中。故从许多元曲中可看到丰富的有关茶文化的内容,多是体现游牧民族奔放自由的文化气息。汉族文化人面对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于是茶从讲究华丽雅致中,回归自然简朴原始,茶艺开始简约化,饮茶风俗有了不同的思维。
元朝,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的阶段。是一种通俗饮茶方式的发展,是一种对茶的朴素追求,是一种茶文化的返璞归真。
02
改革于明
明朝进一步落实茶文化的简约化发展。除了延续唐宋点茶、斗茶的趣味性,相对于茶道精神,则更注重借茶提升人格涵养。表现在制茶方法,品茗仪式,文艺作品等的方方面面。
唐宋的煮茶、煎茶、点茶多多少少保留了药用的遗风,损害了茶的本色清香。元朝人创造了泡茶法,却没有把泡茶法大大地推广开,明朝人则把泡茶法推广开了。不仅如此,明人还开始用直接采用嫩叶来冲泡。当然用烘干的散茶也是主流做法。宋代的士大夫们讲斗茶,喝茶是社交。在明代,士大夫们则把喝茶变成一种高雅生活,高级品位的象征,追求茶的原始香气,茶饮的清明之气。
因饮茶方式改为泡茶法,茶杯也从茶盏转为了茶盅,茶杯的颜色也从黑色为佳转向了白色为佳。碾、磨、罗、筅等茶具废而不用,紫砂做成的茶具则受到嗜茶者喜爱。明朝人也不再只追求茶杯的色泽,也转向对茶壶的追求。紫砂壶的形制,也由粗趋简、由简趋繁,又反求反璞归真。紫砂壶及其紫砂壶艺术成为明朝的一大特色。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这龙凤团茶遂成了历史的绝唱!又经过数百年,连制作龙凤团茶的工艺都失传了。而没有了龙凤团茶这个顶梁柱的团茶,也很大程度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下一章要讲的清朝皇帝爱喝的普洱茶倒是团茶,不过团茶怕是就也就普洱等少数几个茶了。
虽然明朝的饮茶步骤简单了,但文人雅士对饮茶环境的追求则更高了。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这是说雅的道理。品茗最好不要超过四人,如果到了七八人,那就成了施茶了。这句话当然不是说要以人数多寡定雅俗之别,而是强调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才是喝茶的本意。现代人多把茶当做攀比的奢侈品,这是违背了茶之本心啊。
他们还喜欢开茶会。茶会选地要环境清幽,与会者谈论的都是高雅话题,在活动中他们还喜欢作画,所以我们会看到明朝以茶事为主题的绘画非常之多。如仇英的《陆羽烹茶图》,沈周的《会茗图》。
以茶入画是明代文人在茶文化艺术中的一大特色,追求品茗意境,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以茶入诗也不计其数。例如《茶解煮茶》:“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灩潋,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
至于明朝的茶文化在大众百姓中普及到什么程度了呢?从婚姻这件大事可以一窥。在明朝,茶与结婚是深深绑定的。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曰: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明代许次纾《茶疏》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在宋代,汴梁和临安都有不少茶坊,但是他们大多还包括有饭店,说书馆,赌博店等功能。单纯卖茶的茶馆在宋朝还是很少的。而单纯的茶馆在明朝就常见了。因为泡茶的步骤可以做得极其简单,再用一些普通茶叶,所以坐茶馆也就成了一种低消费的普通消遣事项了。当然,也不乏用水讲究,用茶高级,器具高端的高级茶馆,
我们现代人的饮茶方法以及茶种选择跟明朝人差别不大。就不赘述了。
在杏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