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大赛第15季丨宋燕明月故里

2023/2/25 来源:不详

白癜风什么不能吃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059.html

明月故里

宋燕

我自十五岁离乡,迄今已近三十年。世人都说,月是故乡明,可是,三十年来,我再未曾见过故乡中秋的明月。尤其三峡移民,昔日故乡早已淹没在了长江水底。一片水域,像是一轮明月,再忆起,已是故乡不堪,回首月明中了。

我的故乡,是位于渝东北片区的一个偏远小县城。穷乡僻壤之地,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记忆里的故乡,像是黑白电影的旧胶片,虽然缺乏色彩,却温柔可亲。故乡是全国闻名的打工大县,与之同样声名远播的,是故乡的冰薄月饼。

其实,就是最为寻常的巴掌大的冰糖馅芝麻薄饼。烘烤成金黄色,片片似冰心,团团如明月。故乡传言,明月矜贵,倘使元宵节见了,当年中秋节便不得再见。虽然我一直想求证,可是小时候耍心大,忘性大,元宵节明明三番五次提醒过自己,一定要记住当日景况,可到了中秋节又忘得一干二净。而今年华渐老,耍心不减,忘性更大,年复一年,竟然从未求证过这句话的真伪。真真假假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当日明月!因此,中秋之夜,若遇朗月在天,那拜天祭月便成了全家人的盛事。

眼见落日西沉,暮色四合,天边圆月初现。那月,初时如一片洁白轻薄的云,随着夜色愈沉,那月便愈明,直至黑夜笼罩,天地混沌,那圆月便如有了精魂,瞬间醒来,鲜活明亮,银色的月光倾泻一地,只觉风轻云淡,万物安然。

每到这时,我和哥哥就会拍着手大声嚷:“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父亲就乐呵呵地搬出一张条形的书案,放在阳台明月之下。母亲洗好杯碟碗盏,拆开一封冰薄月饼,只需纵横两刀,一片饼便分了四份,像是四片小小的月牙儿......月饼盛上两盘,新摘的青苹果盛上两盘,最后烧水泡上一壶上好的茉莉花茶,一字儿摆在书案上。我和哥哥就忍不住欢天喜地想要伸手拿月饼抓苹果......母亲就佯怒着一边拍开我们的手,一边说:“等会儿等会儿,还没祭月呢。”父亲就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先别急,老规矩,铺纸研墨。”

故乡有中秋祭月的习俗,其实就是一家人对着明月祈福。期待来年明月庇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父亲说:“祭祀,讲究的是心诚则灵,所以我们要虔诚,要慎重。”母亲对着我和哥哥说:“记得哦,可不能再用手指月亮了,要不然晚上睡着了,月亮婆婆会下来割耳朵。”小时候,我和哥哥常常耳根溃烂,母亲说,那是因为中秋祭月时我们不够心诚。

父亲酷爱诗书,因此每年写祭月祈文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仪式。只见父亲伏案于前,只手提笔,凝眉沉思,片刻便摇笔成文。明月孤灯之下,父亲先是对着我们将祈文轻念一遍。多是什么“炎黄儿女,兴华夏名,复礼从德,祈告夜明”或是“乾坤万世,日月五光。普天盛裕,心宇玄黄”等。念毕,父亲就将祈文仔细叠好,揣入怀中。然后,我们一家人便跟他一道站在书案前,面向明月,点上两支红烛......那看烛火跳跃,璀璨如星,我们就凝神闭目,双手合十,向着明月躬身作揖。我和哥哥顽皮,知道父母此时闭目拜月无暇顾及我们,就悄悄睁开眼睛,挤眉弄眼做各种鬼脸。常常还没来得及尽兴,就被母亲屈起食指,在我们额头每人赏一颗爆栗。

作完揖,父亲就掏出祈文,徐徐展开,再借着烛火焚化。看着那洁白的纸页在烛火中燃烧,像是一片明月沉入心底。父亲说:“泱泱华夏,礼仪之邦,我们每一个节日,几乎都与祭祀有关。祭祀神明、圣贤、祖宗......而祭祀的精髓,无非是敬畏。敬畏自然、历史、文明......正可谓此心昭昭,日月可鉴!”父亲边说边在我和哥哥的脑门上拍了拍。

待祈文化烬,拜月礼成,我和哥哥便如大赦天下,大呼小叫地围着书案吃月饼啃苹果。母亲为我们倒上一杯热茶:“慢点慢点,月饼油多糖重,喝点热茶帮助消化......”我便一边吃月饼一边偎在母亲的怀里赏月。只觉齿间甜蜜,而明月如镜。渐渐地,我只觉得那天边明月似乎越来越大,越来越白,亦越来越明澈,像是少年时最初的离别。

十五岁那年,我离家求学,离别的当天正值中秋。临行时,母亲往我沉重的行囊里塞了两封冰薄月饼。母亲说:“出门在外,切记要团结友爱。今天中秋节,到了学校,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月饼......”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没在父母身边过中秋节。记得那晚,夜幕初临,便下起雨来。而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仿佛早已各有安排,偌大的新生宿舍,只留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举目无亲的陌生之地,抬头无月的中秋之夜,显得那夜的雨格外缠绵,格外寒凉。我默默地铺好床,再泡上一壶热茶,独自一个人吃着故乡的冰薄,胸怀万千心事,只觉得本应甜蜜温润的月饼,此刻竟是那样的干涩难咽,喝一口热茶,眼泪瞬间落下。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此时是否明月依旧,而父母哥哥,此时是否正对月长揖?少年的离别,没有千里共婵娟,惟有听雨客舟中,孤篷万里征了。

红尘如浪!人这一生便如流水落花,总在人世的洪流中漂泊辗转。可似乎我们的脚步走得越远,便越加怀念最初告别的地方。像是大雁终究南飞,而落叶到底归根。转眼已是年,我已在外定居,哥哥也已在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安家立业。记得那年,刚入秋父亲就来电:“因为三峡工程,明年夏天老城就全面拆迁了......我和你妈也将在中秋之前搬进新城。你和你哥都回来吧,我们一家人,提前在老城过最后一个中秋节。”

那一年的秋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处暑刚过,便已是秋风萧瑟,草木苍黄。回乡的那天,秋雨微凉,我从长途汽车站一路走回家,只见记忆里原本安静又干净的故乡小城,因为拆迁,早已满目疮痍。街头巷陌,是一堆连着一堆的灰白的瓦砾,断壁残垣之上写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拆”字,像是一双双血红的眼睛,在默默地审视着一座城最后的光景。

第二天,是农历八月初五,哥哥亦如期归家。父亲说:“人齐了,就是中秋节!”虽然距离中秋节还有十天,可那有什么关系呢?记得那天,天气出奇的好,当夜幕降临,风流云散,只见天边明星如炬,新月如钩。皎白的月光,洒落在故乡小城,曾经的良辰美景之上,有着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华美与苍凉。这亦是我记忆里,十五岁以来,难得与家人在一起的中秋节。晚饭后,母亲依然净手泡茶切月饼,父亲铺纸研墨写祈文。我和哥哥搬书案,点红烛。一家人看似有条不紊却似乎又各怀心事。

那一次,我和哥哥没有调皮地东张西望了,而是真正的凝神聚气,对月抒怀。双手合十之际,我只是想:“别了,故乡,今生将永不再见了。”哥哥后来告诉我,“当时我在想,以后我们就是没有故乡的人了。”哥哥边说,边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再轻轻地吐出来,徐徐升起的烟雾像是萦绕在我心底越来越浓的离愁。那天,我们一家人就默默地坐在明月之下,父亲说:“明年,我们就去新城过节了。”母亲说:“是啊,据说新城比这老城好多了,汉丰镇就要变成汉丰湖了......”父母的话仿佛是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我却固执地以为,那里面更多的是对往昔的留恋与不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除了明月万古,又有几人能千秋,而一座城的变迁,又何尝不似一个人的成长?我坐在如练的月色中,静静地仰望着浩瀚长空,仿佛想要把这一生的记忆都融入天边明月里。

而今,汉丰湖已成湖十年,哥哥早已去国离乡,我亦已为人妻母。近些年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我告诉父亲:“为了方便照顾,您和母亲就搬来与我同住吧!”父母到家的那天,正值中秋。哥哥一早便来电说,晚上多拍点照片吧,很多年不曾见过故国明月了......

那天,我照例准备了月饼、苹果,一叠宣纸和一对红烛。月饼,是我特地托朋友代购的故乡的冰薄。晚饭后,我铺纸研墨,父亲灯下挥笔。母亲带着女儿用盘碟盛好饼果,先生再点上一对红烛......最后,我将手一拍说:“好了,人齐了,就是中秋节!”然后一家人就“哈哈”地笑。

玉兔东升,皓月当空之际,依旧是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人,长身立于香案之前明月之下,再双手合十,对月长揖。突然,一旁的女儿问:“妈妈,老师教了我们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我们的故乡在哪里呢?”父母猛然一惊,回头看向女儿,一旁的先生默默地看向我,我对着女儿微微一笑,转身将盘里的冰薄月饼塞了一片到女儿嘴里,然后抬头望向屋外茫茫夜空说:“你看,我们的故乡就在那天边明月里!”

(作者单位: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

版面欣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