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发展到明清,已然是灿烂辉煌了

2023/1/15 来源:不详

白蚀症 http://m.39.net/pf/a_4342801.html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明清,已然是灿烂辉煌了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明清,有了重大的发挥。在明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于是,终结了龙凤团茶的时代。茶叶生产从团饼茶到散茶,有利于满足小批量茶叶的购买,也就有利于平民老百姓也能尝试一二各种好茶,更加有利于茶在民间的普及。除了上述改革,还有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制茶工艺与沿用至今的制茶工艺相差无几的炒青茶引入了茶叶历史舞台,在此之前,制茶方法一直是以蒸青为主的,但是蒸青方法较之于炒青,没有那么好地去除青草味和青涩味道。于是又创造性地发明了炒青方法。

许次纤在《茶疏》里详细描述了炒青工艺“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行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中木指,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微侯香发,是其候矣。”如此细腻生动的描写,足以可见当时的制茶工艺的水平之成熟和高妙。上述两种,都是围绕着制茶工艺,那么在茶的种类上,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多样化趋势。在此之前的茶,无论是何种形态,都主要属于绿茶。而随着炒青工艺的口臻成熟和发展,还带来了不同的茶类的发明和丰富。一直到清代中后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我国后来也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绿、红、青、黄、黑、白六大茶类的规模和格局。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熏香花茶。在此之前,在茶里加入名贵的香料来增加茶的香味和品级的做法也有,但是,由于某些香料,比如说龙脑,听其名字就知道其身价其贵无比了,这一类加了香料的茶一般用来进贡,普通人难以企及,于是就少有人知了。再加上香料的味道极大而浓烈,反而掩盖了茶本身的清新的味道,所以这种香茶未能得到大规模的普及。而发展到明清时期,人们把一些香花加入进去增加茶香,像北京人喝的茉莉花茶也得传于此法。明人朱权的《茶谱》对此就有详细的记载“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口,其茶自有香味可爱。在饮茶方法上,将之前的点茶法改为撮泡法。

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都要经过相对撮泡法繁琐的步骤和程序,而撮泡法就是随时冲泡就可以饮用的方法,但就是最简单的撮泡法也是有讲究的,方式方法用对了才能泡出口感好的茶水来。明朝也有专人记载了撮泡法需要掌握和拿捏的火候、器具、涤荡、烹点、饮用方法等等。撮泡法大大简化了茶的品饮程序,使得一杯茶简便易得,更好地保留了茶本身的自然清香,大受欢迎。撮泡法发展到最大成就的要数流传至今的功夫茶了,功夫茶在今天的福建和广东地区较为广泛,最早是在明朝时期的江浙地区形成的,随后慢慢扩展到了闽粤地区。

清代著名的文人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对功夫茶的描写简直生动如画、栩栩如生了,“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邃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里描写的泡茶工艺和器具和功夫茶的一模一样。说道茶具,不得不提到明朝兴起的紫砂茶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这基本是后来茶具的模范。“景瓷宜陶”“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从明朝人对紫砂茶壶的热爱,不难看出这是由于爱屋及鸟,其对茶的热爱也可见一斑了。到了明清,茶馆林立,平民百姓除了在家里喝茶,也能到四处遍及的茶馆喝茶了。

在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大量的市民文学,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流传在民间。而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多出现了有关茶的描写和记载。以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为例,据统计,《红楼梦》总共回,竟然有回都提到了茶。整个小说下来,对各个品种的名茶、茶具、水的选择,以及茶礼茶俗都有点到或者详细介绍。中国茶文化发展到明清,已然是灿烂辉煌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