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民主路非遗大师课持续开讲师生体验茉莉
2025/7/20 来源:不详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29日讯(记者宋瑶)“全球10朵茉莉花,其中就有6朵来自横州市。那么你们知道,新鲜的茉莉花是怎么变成杯中茶的吗?”4月29日下午,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学生迎来了本学期第二堂“非遗大师进校园”课程——茉莉花茶制作。当天,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大高为师生们带来一堂“有香气”的非遗教学课。
“横州茉莉花茶传统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伺花、筛花、窨花(茶花拌和)、通花、捡花、烘焙、提花等工序。”课堂上,谢大高为师生们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以及茉莉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并着重讲解横县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艺。为让师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制茶技艺,谢大高用实物现场展示筛花和窨花的工序,并邀请学生上台体验。
“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大高为师生讲解横县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艺。记者宋瑶摄
教师们在学习筛花。记者宋瑶摄
学生们积极上台互动,体验制茶工序。记者宋瑶摄
“原来茉莉花茶不是直接用茉莉花来冲泡,而是把花和茶叶拌在一起,让茶叶沾上香气,再经过几道工序,这样泡出来的茶叶就有茉莉花味,这个过程真神奇。”来自三年级的学生韦易昕说,这堂特别的非遗教学课让她增长了见识,并让她对其他非遗项目也充满了兴趣。“期待能上更多这样的课,学习更多有趣的技艺和知识。”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美术教师黄艳华告诉记者,除了定期开展“非遗大师进校园”课程,他们还注意将非遗元素融入日常教学。“我们结合教材内容,把壮锦、苗族蜡染等非遗技艺融入到美术课中,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等核心素养。”
学生专注听课中。记者宋瑶摄
场外的学生通过视频直播学习非遗。记者宋瑶摄
“此次非遗校园授课我感受到了学生的浓郁兴趣,优秀的非遗文化能在校园传播,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希望以后还能走进更多校园,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谢大高说。
据介绍,广西云“非遗进校园”活动是由广西日报-广西云发起并推进的一项重点文化传播项目。该项目旨在弘扬和传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项目在校园内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领巾学非遗”活动由广西云与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共同推进,通过开展“非遗大师进校园”面对面授课、学科融合课、特色综合实践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青少年了解并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